新聞發布
- 1821 針對99年11月18日聯合晚報登載「性侵再犯率高、白玫瑰返凱道」新聞,本部回應說明
- 1822 吳院長主持中央廉政委員會第6次委員會議,介紹張忠謀等新任民間委員並肯定委員會運作成效,法務部相關說明。
- 1823 蘋果日報99年11月17日A17版刊載「台中地院法官張升星以司法綜藝化的醜態」為文,對本部99年反賄選宣導作法多所指教,茲澄清說明
- 1824 法務部將確實要求所屬檢察、調查機關,落實「偵查不公開原則」
- 1825 針對本(11)日自由時報讀者投書「垂涎獄所鐵票」乙文,法務部特予澄清說明
- 1826 立法院審議通過「臺越民事司法互助協定」、「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法務部相關說明。
- 1827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張春暉榮獲99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
- 1828 檢察機關98年起訴電話詐欺犯罪件數較前一年提高23﹪,且定罪率高達97.3﹪,檢察官偵辦詐欺犯罪盡心盡力
- 1829 行政院審查通過「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法」草案、「法務部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送請立法院審議並盼列為優先審議法案
- 1830 深耕《兩公約》人權理念,法務部舉辦「《兩公約》中階種子培訓營」
- 1831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自98年6月25日生效以來,成效良好
- 1832 反人口販運聯盟指責檢察官體系包庇、顢頇等,與事實不符,本部澄清說明
- 1833 國際透明組織公布2010 年貪腐印象指數,我國進步4 名,提升至第33 名,顯示政府改善國際廉政評比的努力與策略奏效
- 1834 法務部澄清:媒體報導「殺2命關6年 假釋再殺人」乙文,經查該犯係減刑後刑滿出獄,並非假釋出監
- 1835 有關侯寬仁檢察官偵辦太極門及雲林縣廢土棄置場等案件涉有違失,法務部依法懲處
- 1836 受死刑宣告之被告如有他案偵審中,並不影響死刑之執行
- 1837 法務部並無拖延不執行死刑情事
- 1838 以「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之無期徒刑替代死刑」並非法務部已定之政策
- 1839 法務部今日舉辦「檢察機關排怨計畫第一次頒獎典禮」,本計畫執行成果豐碩,部長期勉檢察力量越戰越堅強
- 1840 法務部並未決定以終身監禁替代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