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新聞發布
國際透明組織公布2013年清廉印象指數,我國全球排名進步1名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
-
點閱次數:5990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今天公布2013年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下簡稱CPI),我國分數為61分(滿分100分),在全球177個國家及地區中總排名第36名,分數與去(2012)年相同,名次進步1名,勝過約八成(79.7%)納入評比的國家。法務部表示,廉政建設仍需扎根與深根,全面加強反貪倡廉及「貪污零容忍」,以持續提升國際廉政評比。
我國CPI今年在亞太地區僅次於紐西蘭(第1名,91分)、新加坡(第5名,86分)、澳大利亞(第9名,81分)、香港(第15名,75分)、日本(第18名,74分)及不丹(第31名,63分),居亞太地區第7名。
CPI反映主觀印象評價,採用調查資料包含「企業經理人問卷調查」及「專家評估」2種,納入評比的國家至少須引用3項以上的調查資料,我國部分引用7項調查資料(其中3項為問卷調查,4項為專家評估),CPI評價包含行政貪腐與政治貪腐,該指數反映對政府公職人員廉潔的整體主觀評價(含括文官、政務人員、民意代表、政治人物等)。故除強化廉政監督機制外,喚起公民反貪意識及社會參與,是改善廉政治理的重要課題。
國際透明組織自1995年起每年公布CPI,受到國際各國關注,2011年之前舊版本CPI的建構方法,分數是在0到10分之間,依舊版本CPI的建構方法,歷年分數之間無法相互比較,也不能與2012年之後新版CPI(分數為0到100分之間)相互比較。國際透明組織在2012年針對CPI建構方法進行變革,使2012年之後新版CPI分數可歷年相互比較。我國今年(2013)年CPI分數與去(2012)年相同,均為61分,顯示整體而言我國廉政主觀印象評價維持相同水準。
法務部表示,廉政署今年3月以來提出「廉政新構想-以民為本」創新作法,以踐行「行動政風」與「防貪先行」的新概念,確立「防貪先行,肅貪在後」原則,從源頭有效防範貪腐,讓廉政人員調整角色定位,從事後「揭弊」,轉化為事前積極「預警」,以防堵貪污發生的機會,降低貪污的風險。
法務部認為,政府部門仍須持續加強與企業、非營利組織建立反貪腐網絡,加大肅貪、防貪、反貪的能量。法務部也將督導檢察機關、廉政署及調查局與行政機關建立反貪腐的橫向聯繫與夥伴關係 (如與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合作建立政府採購聯合稽核平台等),以利各項廉政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均能充分以民眾的立場及利益為考量。
為接軌國際,並提升國際評比,廉政署與世新大學廉政治理研究中心將於本(12)月9日「國際反貪日」合作舉辦「2013年廉政治理研討會」,邀請國際透明組織、台灣透明組織代表、國內學者專家及相關部會代表參加,將研討「如何提升國際廉政評比」等議題,俾供我國精進廉政措施之參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