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回首頁

:::

新聞發布

學術與實務的接軌,法務部委託研究成果發表,為未來刑事政策制定方向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
  • 點閱次數:939
學術與實務的接軌 法務部委託研究成果發表,為未來刑事政策制定方向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定於96年9月21日上午9時30分假法務部五樓大禮堂舉辦「刑事再犯防制政策研究成果發表會」,犯罪研究中心自施茂林部長上任後,積極推動相關犯罪問題與刑事政策之研究,並於去年重新啟動後,展現做為政府刑事政策「智庫」的決心,除聘任相關犯罪問題領域之學者專家擔任研究委員外,亦結合國內各大專院校及學術團體辦理相關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外,並針對國內重大刑事政策議題委託學者進行研究,此次發表會匯集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96年度各項委託研究案之研究成果共同發表,其中包括「重刑化刑事政策對於再犯威嚇效果之研究」、「刑事司法機構內與機構外之處遇與連結-對再犯之研究」、「三、四級毒品處遇設計與策略研究」及「除刑化毒品政策之檢討-論我國毒品犯罪之戒治成效」。此次發表之研究議題係就刑事再犯防制進行一系列的研究,結合國內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及玄奘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等學術單位進行研究,相信在實務與學術的共同合作下,定能成為我國未來刑事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 有關此次四個研究議題之研究成果,學者建議內容大致說明如下:(一)「重刑化之刑事政策對於再犯威嚇效果」之研究結果,學者表示強化刑事司法體系的功能整合、提昇獄政管理及制定公平客觀的量刑標準和假釋審核制度才是正確之道,一味的提高刑罰只會造成反效果。(二)「刑事司法機構內與機構外之處遇與連結-對再犯之研究」的研究中,學者建議從強化刑事司法機構內與機構外處遇與連結的角度,認為發展國外行之有年的中間性銜接機制(例如日間外出、中途之家)及整合性的司法保護系統(結合司法、就業、醫療、教育)方是真正治本之道。(三)在國內相關當重視的毒品議題,本次有二篇毒品之研究報告,即「三、四級毒品處遇設計與策略研究」及「除刑化毒品政策之檢討-論我國毒品犯罪之戒治成效」。根據相關文獻與統計數字均顯示毒品犯本身再犯罪的比率仍比其他犯罪類型高,這是世界各國毒品犯罪普遍皆然的現象,所以這也是我國政府長期以來投注大量資源對抗毒品犯罪的主因。學者也建議指出目前我國毒品防制政策對於單純持有及吸食三、四級毒品如K他命並未施以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之處分,導致青少年在舞廳、PUB中使用氾濫,所以三、四級毒品使用亟需教育、司法、醫療及社會等相關單位重視。在除刑化毒品政策之檢討方面,配合國際潮流,以「疾病治療」的角度,將毒品犯視為病人,對於初次施用者以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取代傳統刑罰。學者研究結果肯定政府毒品政策的改變,研究指出毒品難戒是不爭的事實,毒品犯吸毒已非己身所能控制,毒品犯的復發再犯係屬正常現象,無須過度苛責,這也是國際各國開始推行「減害控制」毒品政策的原因,因此政府應持續提供各項毒品治療措施,以降低毒品造成的危害。 此次研究成果發表會,為彰顯其重要性,特定於法務部大禮堂舉辦。法務部部長施茂林亦將親臨現場致詞,發表會現場亦將開放與會者提問與對談,希望藉由互相的討論與激盪,為我國所關注的刑事政策議題找到新的對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