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回首頁

:::

新聞發布

法務部施部長於檢察長會議中指示檢察機關全力偵辦重大及指標性貪瀆案件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
  • 點閱次數:1882
法務部為強力展現拚治安決心,於95年4月24日上午,在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由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召開「95年度第2次檢察長業務座談會」,本部施部長與與會各檢察首長充分溝通並交換意見,會中各檢察首長,除針對即將到來的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選舉,宣示反賄選及查察賄選決心,對於拼治安議題,亦展現強力企圖心,希望透過檢察機關全力拼治安之作為,使檢察系統存在的功能與價值,能夠積極彰顯,並為各界所肯定。面對民眾對於治安需求之迫切性,與政府廉潔之期待性,本部施部長特別指示檢察官對於各類案件,應隨時保持敏銳度與危機感,並展現強勢作為,劍及履及擔負起偵查主體之責,除積極查緝各項民生犯罪案件,以提升民眾對於治安信賴感,並增加民眾對於治安改善,對於各界關注有關政府廉能議題,亦指示各檢察機關應全面動員,全力偵辦重大及指標性之貪瀆案件,使民眾瞭解檢察機關查辦決心之堅定,茲將其要旨分列如後: (一) 各檢察機關應全力偵辦重大貪瀆案件,嚴懲貪瀆,以彰顯檢察功能,檢察官並應主動介入查察當地民眾期待偵辦及詬病之案件,透過檢察官專業敏銳的觀察與分析,積極蒐集可疑、可用之線索,積極偵辦出具有震撼性各類貪瀆弊案,諸如台鐵弊案、國立旗山農工學校校長等採購弊案、臺北市養工處集體貪瀆等,使民眾耳目一新。檢察官於偵辦過程中,應注意程序正義,避免程序爭議,建立嚴謹精密之偵查作為,以妥適偵查,迅速偵結之辦案模式,以向外界展現檢察機關偵辦重大貪瀆案件堅定之決心。 (二) 為因應中國大陸自95年5月1日停止原砂出口,國內供需失調,所可能引發之盜採、濫採、黑道介入及官商勾結等一連串問題,各檢察機關應針對其特殊地緣性,深入瞭解不法犯罪之生態及黑道介入及官商勾結之食物鏈,切實掌握相關情資,妥為擬定查察策略,並加強執法掃盪。對於國內盜採砂石部分,檢察機關應主動出擊、全面遏止盜濫、採砂石,以弭民怨、安民心,針對桃園地區石門水庫上游,因不法業者長期盜採砂石,導致河川變形,泥沙淤積,使桃園地區長期缺水,嚴重影響民生問題,本部所屬之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會同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親身踏勘,深入瞭解盜濫採砂石之惡害之作法,各檢察機關首長應針對轄區特性,妥為規劃查緝策略,組織「查緝盜濫採砂石專案小組」,強力執法。 (三) 針對毒品施用犯所衍生之治安問題,各檢察機關應依規定從實審核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之成效以決定出戒治所之時間,同時請行政院衛生署配合引進醫療資源,有效積極進行戒治毒癮工作,另請各縣、市政府得綜合各局處設立「反毒小組」,結合各項社會資源,設置如中途之家等,積極與中央配合,阻斷毒品氾濫。 (四) 針對因特殊地緣、社經發展而衍生之犯罪問題應加強查緝,例如:新竹科學園區係眾多上市上櫃科技公司所在地,針對該園區內即將舉行之股東會,新竹地檢署即預為規劃妥為因應防杜黑道介入股東會。針對偷渡猖獗問題,新竹地檢署亦針對南寮漁港成為走私偷渡大本營,即深入佈線查緝。 (五)針對高雄地區特殊地緣關係所發展出流用漁船用油之犯罪集團,長期利用政府補助漁船用油,將漁船用油予以流用,以詐取差價之犯罪行為,嚴重影響經濟秩序,本部已依據所定檢察機關辦理重大經濟犯罪注意事項第2條第4款規定列入重大經濟範圍偵辦。 (六)有效掃蕩大陸傾銷或輸入之黑心食品、藥品日常用品等,本部所屬金門地方法院檢察署經過長期規劃宣導與強力執法,已使金門地區黑心食品、藥品與日常用品逐漸絕跡,為避免影響民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本部所屬各檢察機關應隨時瞭解所轄區域內有無類似大陸黑心食品、藥品或日常用品侵入市面,並配合主管機關加強查察。 (七)緩起訴處分制度實施後,固使檢察官權能更為多樣化,惟該制度施行後,外界對於緩起訴處分金之支付對象與金,是否公平妥適,已逐漸有質疑聲音,必須正視因應。事實上,緩起訴處分金之用途,除應兼顧公益外,並應注意弱勢族群之保護。為避免受指定支付之金額,被不當流用或挪用為非公益項目之支出,應注意與公益無直接關連性,屬於申請計畫外,為受補助團體等賴以維持之辦公房舍購置經費、房租、水電瓦斯、人事薪資、加班費、設備費用、固定資產等,或政府應該編列經費或已經編列經費補助之項目,均不應支付。再者,如直接流入該等機構由其自由支應,無法由檢察機關有效追蹤查核者,亦應避免之,以防止流弊。為有效掌握緩起訴處分金之使用合乎立法目的,應考慮參酌「杯水理論」,以定額提出公益專案項目為原則,在符合簡要、快速、效益等基本精神下,透過審核機制,支付一定比例之金額,以利於事中、事後之追蹤查核。並避免將緩起訴處分金,以類似「自來水龍頭式」之一次無限量之支付,以杜弊端。 近日社會各界對於治安與政治廉能之要求聲浪不斷,檢察機關身為犯罪偵查之主體,應有深刻體認,並隨時保持敏銳度與危機感,充分發揮作為犯罪偵查中流砥柱之效能,除與各機關間同心協力,更應切實展現強勢之作為,密切注意各項打擊犯罪工作之掌握,瞭解民眾之之需求與殷殷期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