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回首頁

:::

新聞發布

法務部全面清查公營果菜市場辦理採購業務弊案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
  • 點閱次數:2409
法務部為瞭解各縣市公營果菜市場辦理採購業務有無涉嫌官商勾結,從中牟取不法利益,以及是否有公務員勾結中盤商囤積、哄抬物價及特定人士或不法暴力集團介入掌控市場機制等不法情事,即針對全省23縣市果菜市場,動員各縣市政府政風機構進行專案清查。經查,全省23縣市中,除金門縣及連江縣外,其餘21縣市均設有果菜市場,共計有37家,其中有12個縣市果菜市場,政府投資比例超過50%,係屬公營事業機構,計22家;另有9個縣市果菜市場則屬民營機構,計15家。 本次專案清查中,發現有北部及中部3縣市計4家果菜市場涉有不法情事,所涉不法利益約1373萬9598元,其所涉不法態樣分別為:採購程序未符政府採購法規定、巧立名目向攤販強取規費、動支公款未符程序等,相關資料業已完成蒐證,並函送調查單位偵辦中。 法務部表示,本次專案清查動員各縣市政府政風機構(包含鄉鎮市公所政風單位),針對全省公、民營果菜市場進行清查作業,由於各該果菜市場無論是公營或民營機構,其經營方式均屬公司型態,內部並未設有政風人員,故各縣市政府政風機構於清查期間,向各該果菜市場進行調卷時,尚需各該公司董事長同意,加以果菜市場並非行政機關,相關檔案資料並未依規定妥善保存,以致相關卷宗資料散失,造成清查上困難及虛耗清查時間,惟各縣市政府政風機構仍於期限內完成清查,並展現具體查處成果。法務部於農曆年關前,將持續針對各公營果菜市場之採購業務列為清查重點項目,並注意民生用品物價波動情形及原因,適時進行瞭解蒐證,如發現有違法情事,亦將儘速通報檢調機關追查究辦,以期有效打擊不法貪瀆犯罪;同時藉由全面清查手段,達成平抑物價,照顧全國民眾之目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