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回首頁

:::

新聞發布

法務部建置完成線上遊戲衍生犯罪預防宣導主題網站「遊戲不敗」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
  • 點閱次數:4679
新聞稿 遊戲不敗 玩家防害 虛擬寶物換鈔票,線上遊戲大變調… 遊戲PK輸陣,玩家擄人劫寶…. 對於線上遊戲糾紛日益增多,相關法律規範的修正更新,以及線上遊戲衍生犯罪的預防,法務部特別針對以青少年為主要族群的線上遊戲玩家,設置玩家專屬的「遊戲不敗」(網址http://search.moj.gov.tw/game/index.asp)主題網站,於日前上線啟用,強力宣導提高玩家自我危機認知,加強自我保護預防被害,歡迎各界連結推廣。 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91年警方查獲電腦犯罪案件達3,553件,其中線上遊戲犯罪係依照犯罪手法將線上遊戲犯罪歸納至傳統之竊盜、詐欺、強盜等既有犯罪種類,91年共移送近1300件線上遊戲犯罪案,較90年度移送的100餘件,成長超過十倍,已成為國內新興科技犯罪類型,其中移送之罪名以竊盜、詐欺類型佔九成以上,移送案件嫌犯有93.8%是25歲以下的青少年玩家,被害人也有78%是25歲以下的青少年玩家。 依立法院於九十二年六月三日三讀通過,總統九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對於線上遊戲衍生出的諸多問題,其相關之法律規範也完全翻新。舉例言之,線上遊戲最常發生之竊取虛擬寶物,其行為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取得被害人之帳號密碼,第二階段為登入遊戲伺服器,輸入被害人之帳號密碼,第三階段則為操作被害人帳號中之角色,並將該角色中之虛擬寶物移轉給自己或第三人之角色。第二階段於修法前並無法可罰,第三階段實務通說則以竊盜罪處罰。修法後,第二階段可能觸犯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三階段則可能觸犯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條。而且為避免國家司法權過度介入網路虛擬空間,且為使有限之司法資源能集中於偵辦重大網路犯罪,前述虛擬財貨犯罪採告訴乃論。 玩家原來只為了好玩來玩遊戲,但一連串線上遊戲衍生犯罪的發生,使得遊戲不再只是遊戲,線上遊戲衍生出來的犯罪,青少年玩家經常無法分辨真實與虛擬,被害時也不知如何處理因應,玩家一旦遭騙即陷入「家長不會教」、「老師不想教」、「朋友不知道」、「遊戲廠商不想管」的無助現象,線上遊戲衍生的犯罪及問題非常廣泛,常見的犯罪型態包括網路竊盜,如冒用遊戲帳號、竊取虛擬寶物、裝備、天幣等,以詐術騙取玩家的遊戲裝備,及強盜、恐嚇、擄人等,基於預防重於治療,教育先於制裁理念,法務部特別規劃了加強預防宣導的計畫,希望能提供線上遊戲玩家相關衍生犯罪及法律規範,提醒玩家小心網路上的陷阱及具體預防之道,以提醒玩家警惕,並將向家長及教師推廣,了解線上遊戲的樂趣與陷阱,期能協助玩家解決問題。 此外法務部下一階段將結合遊戲業者推動置入性行銷,設計有獎徵答等活動融入於遊戲情境,對於過關者給予獎賞(天幣、道具、功力升級等),或結合於遊戲促銷,例如有獎徵答等穿插於活動中、遊戲代言人特別強調推廣或過來人(加害者或被害人)現身說法等方式植入各項活動,使玩家均能重視犯罪預防及自我保護方式。 「遊戲不敗」主題網站,除以案例說明常見的行為態樣,並針對各行為態樣說明法律規範及救濟訴訟管道、自我保護須知,並提供玩家自救手冊,同時也與業界網站相連,提供玩家各類服務, 網站還設置討論區,供玩家交換心得分享經驗,並有義務律師定期進行法律諮詢。 義務律師介紹 姓名: 姜智逸 律師 學歷: 輔仁大學財經法律係畢業 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 經歷: 小姜法律生活報報主(http://maillist.to/sonng) 台灣法律網特約作者 興趣: 喜歡在線上遊戲中當大俠,追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的惆悵 ....... 星座: 浪漫又夢幻的天秤座 名言: 人的一生,滿二十歲成年,但是要活到幾歲,才能學會瀟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