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回首頁

:::

新聞發布

法務部檢察世紀回顧系列活動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
  • 點閱次數:2116
為考察檢察制度的歷史沿革,瞭解檢察官職權的變遷,以凝聚檢察體系核心價值,形塑檢察新形象,並藉此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提昇司法的信賴感,法務部將陸續推出檢察制度世紀回顧系列活動,並將於今(94)年6月28日在世界各國檢察官來台進行司法互助交流的研討會上,除向一位逾百齡的檢察界長老致敬外,並邀請歷任檢察總長蒞會,同時敲響這次檢察世紀活動的大鑼。 檢察制度的建立,是一個國家刑事訴訟邁入法治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少人知曉,檢察制度在我國已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如果從我國法制承襲清末制度而言,清朝於光緒32年,即1906年設大理院,並配置總檢察廳起,則檢察制度到今年已剛好滿一百年。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就台灣社會而言,檢察官應於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時即已出現,甚至早在荷蘭人治理台灣時期,就曾出現西方早期的檢察官。法務部為嚴謹考據上述多源的檢察歷史,在檢察制度系列活動中,將與權威學術機關合作,進行法制史的整理,並將以檢察文物展為綜合性的呈現,同時尋找檢察界耆宿,藉人物素描刻畫檢察歷史。 系列活動不只是尋根溯源、自我定位的活動,也是檢察體系展望未來、走出本位的運動,一方面必須貼近民眾,一方面則要走進國際,除了歷史考據與文物蒐集展覽外,並規劃推動下列各項活動:1.檢察圖徽的徵選:檢察體系目前尚未有本身的圖徽,圖徽不僅為團體的標章,也具有承載共同精神與價值的象徵功能,法務部將先進行檢察核心價值及理念的彙整後,提供新台幣十萬元為獎金,向外徵求足以表徵檢察理念的圖徽,做為檢察體系的象徵。2.舉辦研討會:以檢察官職權的變遷為主題,結合在推動檢察革新上,具有重要影響的檢察官社團及民間改革團體,從不同角度出發共同探討,從而釐清檢察官的角色任務與社會功能。3.編纂紀念文輯:以百年檢察大事紀為主軸,並將歷史考據研究論文、檢察官職權研討會論文及檢察人物素描編纂成冊。4.製作紀錄片:蒐集相關檢察建築、人物及事件的影象記錄,以生活化的內容,拍攝影片,讓社會大眾從平易的角度認識檢察官。5.發行相關紀念品:以物件傳播概念的方式,將檢察世紀活動的理念藉由各種生活化的小物件,如書夾、別針、郵票或明信片等,傳播出去,並讓民眾有不同形式的參與機會。6.國際研討會:這是一個展望未來,走出本位的腳步,藉由國際研討會的學術交流活動,建立與各國檢察官攜手合作的管道。 上述這些系列活動將以帶狀方式陸續推動,以時間的延續,空間的擴展,帶動檢察官走出封閉的體系,並為民眾與檢察體系間架起平易的橋樑。而活動有嚴謹的學術面向,也有生活化的形式,進而將觸角伸向國際合作。多采多姿的內容,法務部期待各界不論是法律圈內人、圈外人都能共襄盛舉,為台灣法制留下經典的註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