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保護(資料來源: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市售食品磷酸鹽含量檢測報告(資料來源:消費者保護處)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
- 點閱次數:6475
台灣人愛吃鍋物,不同的火鍋湯底搭配各式火鍋料,是一年四季的熱賣商品。許多火鍋料為了增添口感與保水度及延長保存期限,會添加磷酸鹽類做為品質改良劑或結著劑,磷酸鹽類在食品加工上的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常被添加於各式加工火鍋料之外,也常添加於漢堡肉或是餅乾零食中。過往食品中的磷酸鹽類添加物,常隱身於食品成分標示中的修飾澱粉或增稠劑中,消費者難以從成分標示中發現,但自2014年包裝食品須標示詳細成分的規定上路之後,磷酸鹽類便於各類加工食品的成分中現形。
磷的攝取來源可分為天然食物與加工食品,天然食品如豆類、魚蝦類、肉類、蛋類與各式堅果穀物等,都是屬於磷含量較高的食品,天然食品中所含的磷是有機磷的型態,有機磷進入人體後吸收率約為30~60%,若僅食用天然食品,不易有磷攝取過量的情形。而加工食品所添加的磷酸鹽雖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其中的磷為無機磷的型態,無機磷在人體的吸收率可達100%,消費者若長期食用過多添加磷酸鹽類加工食物,會導致骨質疏鬆與腎臟疾病,此外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衛福部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訂定之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13~18歲的青少年每日磷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成人為800毫克,攝取上限為4,000毫克。依照國人「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每日食用天然膳食含磷就有1,305毫克,若再加上來自食品添加物的磷,則每日磷攝取量恐會高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兩三倍甚至更多,磷攝取過多已然是健康的隱形殺手。
磷酸鹽使用限量修訂應謹慎 不宜貿然放寬
食藥署在2015年時曾發布磷酸鹽類使用範圍及限量標準草案初稿,擬調整食品添加物磷酸鹽的限量標準,依食物類別放寬或縮減磷酸鹽的使用限量,其中放寬限制較多的前三項是:口香糖與泡泡糖擬放寬至44 g/kg,是現行規定(3 g/kg)的14.7倍;嫩肉精擬放寬至35 g/kg,是現行規定(3 g/kg)的11.7倍;奶精擬放寬至13.5 g/kg,是現行規定(3 g/kg)的4.5倍。除了上述食品之外,在餅乾、麵包、乳酪、冷凍馬鈴薯等食品亦大幅放寬。當時食藥署說明此草案初稿是參考Codex與歐盟之相關規定後所修訂的初稿,但每國家的飲食習慣不同,此初稿中擬放寬磷酸鹽添加限制的奶精、麵包、餅乾等,都是消費者經常購買的食品,若是放寬這些日常食品的磷酸鹽添加量,恐會讓國人攝取磷的攝食量再往上攀升。
腎功能正常者攝取磷酸鹽通常能正常代謝,但腎功能不佳者,若長期攝入過量磷酸鹽,恐致高血磷症、腎性骨病變等,食藥署對於磷酸鹽的使用限量的修訂應更謹慎評估,不宜貿然放寬標準。
建立食品中磷含量資料庫 營養標示項目增列磷含量
2017年底歐盟執委會(EU Executive Commission)原本擬開放羊肉、羔羊肉、牛肉與小牛肉等肉品使用磷酸鹽添加物,但因有研究報告指出磷酸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故在歐洲議會提案時,改為立法禁售部分肉品添加磷酸鹽,此結果顯示,歐盟對於磷酸鹽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仍是有所疑慮的。
建議食藥署建立食品中磷含量資料庫,提供各種食品(材)中磷含量的參考值,提供高風險族群的飲食選擇參考之外,也可做為檢驗磷酸鹽添加量的背景值依據。如澳洲昆士蘭州的「含有磷酸鹽的食物」文件,指出1份67克的英式水果鬆餅含有128 mg的磷、1杯全麩與水果和堅果的早餐穀物含有896 mg的磷、半碗煮過的糙米含有124 mg的磷、2片60克的培根含有310 mg的磷等(註)。
磷的攝食量過高或鈣的攝食量太低,皆是血液中磷酸鹽含量過高的可能原因。簡單的降低磷酸鹽使用量或限量標準,並不會對食品安全或消費者健康有助益,建議應在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項目上增列磷的含量,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有所依據,選擇磷含量降低的食品,遠離高磷食品,以維護身體健康。
給業者的呼籲
磷酸鹽類添加物的用途廣泛,對於改善食品的口感、外觀、增加保水性的效果非常好,同時又具有抑菌防腐的作用,在製作加工食品時是非常好用的添加劑,但食品添加磷酸鹽類會使其中的無機磷含量增加,長期食用高磷的食物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磷酸鹽類雖然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減少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已然是目前的消費趨勢,建議業者在使用磷酸鹽類時,應儘量降低添加量,以符合民眾對於食品添加物減量的期望。
給消費者的建議
磷的攝取來源可分為天然食物與加工食品,天然食品如豆類、魚蝦類、肉類、蛋類與各式堅果穀物等,皆屬磷含量較高食品,天然食品中所含的磷為有機磷的型態,有機磷進入人體後吸收率約為30~60%,若僅食用天然食品,不易有磷攝取過量的情形。反觀加工食品所添加的磷酸鹽,其中的磷為無機磷的型態,無機磷在人體的吸收率可達100%,食用過多添加磷酸鹽的加工食品,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使骨質疏鬆等,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影響健康。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以生鮮食物為主,少吃加工食品,避免磷攝取過量。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